close

大腸癌【聯合報系健康事業部/綜合整理】 大腸癌近年來成為國人好發癌症的第一名,也因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而往往被忽略。通常若腹瀉及便秘交替發生、大便帶血或解不乾淨、不明原因體重減輕,或腹脹、腹痛、噁心及嘔吐感等,都應提高警覺。 此外,通常病患若檢查發現具有大腸息肉,應更加小心。這是因為,大部分大腸癌患者,都是先由腸壁產生息肉,再轉變為癌症,因此建議定期做檢查,在大腸息肉轉變成癌症前先予以切除,並定期追蹤檢查以降低罹癌風險。



沈迷菸酒檳榔
台灣男更易死於癌症


每六分半一人罹癌 每6個男人就有1人可能命喪癌症
比美英日都高 女人則是11人中有1人 排名居中


【聯合報╱記者劉惠敏/台北報導】 2011.04.14

●97年男女十大癌症排名》您應該知道的癌症數字》零至74歲累積癌症死亡風險排名●

衛生署昨天公布「九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」,平均六分卅五秒就有一人罹癌,比前一年又快了廿一秒。

國人一生之中,每四人有一人可能罹癌,每八人有一人可能因癌症喪命。

最新十大癌症排序與前一年相近,只有子宮內膜癌與皮膚癌排序互換,子宮內膜癌從前一年的第十名,上升到第九名。女性癌症裡,子宮內膜癌與胃癌互換,從第八名上升為第七名,男性癌症排名則無變化。

國健局癌症防治組代組長施伶宜說,國內平均每千人有三點五人罹癌,腸癌、肝癌、肺癌、女性乳癌及口腔癌,占所有癌症五成六。

女性癌症方面,高居發生率首位的乳癌,近廿年來持續走揚;相較於前一年,發生率增加最高的則是子宮內膜癌。至於男性,食道、口腔癌發生率不僅增加快,死亡年齡還相當年輕,平均為五十五、五十八歲。

國健局今年也首度公布零至七十四歲的「累積罹癌風險」,在國人一生當中,每四人就有一人可能罹癌,雖然比美國每三人有一人來得低,卻高於新加坡及日本,每五人才有一人。

從「累積癌症死亡風險」來看,每八人就有一人可能命喪癌症。國健局長邱淑媞說,比較性別差異,更能「看出端倪」,每六名台灣男人,即有一人可能死於癌症,比美、英、日等國高;女人則是每十一人有一人,與其他國家相比,排名居中。
大腸癌【聯合報系健康事業部/綜合整理】 大腸癌近年來成為國人好發癌症的第一名,也因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而往往被忽略。通常若腹瀉及便秘交替發生、大便帶血或解不乾淨、不明原因體重減輕,或腹脹、腹痛、噁心及嘔吐感等,都應提高警覺。 此外,通常病患若檢查發現具有大腸息肉,應更加小心。這是因為,大部分大腸癌患者,都是先由腸壁產生息肉,再轉變為癌症,因此建議定期做檢查,在大腸息肉轉變成癌症前先予以切除,並定期追蹤檢查以降低罹癌風險。
男人更易命喪癌症之手,施伶宜分析主要原因,台灣男人較常罹患的癌症,如肝癌、肺癌,以及近年急速增加的食道、口腔癌,存活率都較差。
   ●防洪治水固然重要,治標之外更要治本;     ●不可過度開發土地,水土保持更要加強。     ……莫忘2009「八八水災」的慘痛教訓……

邱淑媞提醒,要「拯救男人免於癌症奪命,最重要的預防之道就是遠離香檳酒」,即香菸檳榔,減少相關癌症罹患率;並每兩年做一次口腔黏膜檢查,及早發現、治療。

上文↑《沈迷菸酒檳榔 台灣男更易死於癌症》源自【20110414thu.聯合報a6話題】



腸癌乳癌腎癌
肥胖風險大


【聯合報╱記者劉惠敏/台北報導】 2011.04.14

●胖子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!研究發現,大腸癌、子宮內膜癌、乳癌等癌症,肥胖都是共同危險因子。聯合報資料照片
胖子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!研究發現,大腸癌、子宮內膜癌、乳癌等癌症,肥胖都是共同危險因子。
聯合報資料照片
國人十大癌症中,發生率成長迅速的大腸癌、子宮內膜癌、乳癌、腎癌等,共同危險因子是肥胖。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,肥胖罹癌風險高於正常體重者,女性子宮內膜癌、乳癌更與肥胖高度相關。

國衛院客座教授溫啟邦追蹤研究,身體質量指數(BMI)高於廿七者,罹癌風險比BMI介於十八點五及廿三者高,其中以女性子宮內膜癌的二點八倍最高,女性乳癌及女性大腸癌則為一點二倍。溫啟邦指出,肥胖男性的大腸癌罹癌風險,是BMI正常範圍者的一點六倍;不分男女,肥胖者的腎癌罹患率是一點五倍。

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說,肥胖對女性罹癌風險影響更大,因女性罹癌率最高的乳癌、子宮內膜癌,與脂肪干擾荷爾蒙相關;而女性普遍不愛運動,但不同研究顯示,運動可減少罹癌機率,可能與增加免疫力,減少胰島素阻抗等相關。

根據九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,女性子宮內膜癌及乳癌發生率,分別較九十六年高出百分之十八點一及五點六。

三軍總醫院副院長余慕賢說,近年罹患乳癌、子宮內膜癌人數增加,就是「我們營養太好了」。

余慕賢說,除了肥胖,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,及西化飲食習慣也是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。且子宮內膜癌沒有篩檢工具,通常病人是因不正常出血才發現,尤其女性停經後的出血,至於三、四十歲女性,可能誤以為月經經血量大,忽視癌症警訊。

余慕賢提醒,預防子宮內膜癌,應注意體重控制,有症狀應趕緊就醫,最好的治療方式為切除子宮、卵巢,但及早發現,仍可以藥物獲得不錯的治療。

上文↑《腸癌、乳癌、腎癌 肥胖者風險大》源自【20110414thu.聯合報a6話題】




以下↓是書生我●自訂文章分類●↓歡迎點選閱覽…       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... Have a Nice Day!!自訂文章分類』歡迎點選閱覽…
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... Have a Nice Day!!





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blog.udn.com/lotos802/5101038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ustinbarb 的頭像
    dustinbarb

    marianlouispq

    dustinbar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